2007年,各级统战部门、统一战线有关单位和组织、社会有关专家学者等,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着眼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同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引领着中国发展进步的未来,进一步指明了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奠定了统一战线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呈现出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看,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看,统一战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从制度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
统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优势;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推进巩固根本力量和增添新力量的工作,统筹推进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的统战工作,统筹推进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及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坚持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相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发展。坚持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等形式相统一,确保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使这条道路越走越活;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使这条道路越走越稳。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建设需要把握的特点和原则。把握建设方向的政治性,确保统一战线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把握建设领域的广泛性,形成各方面良性互动、协调合理的统一战线建设格局;把握建设手段的人文性,使统一战线建设的过程成为团结人、凝聚人的过程;把握建设目标的和谐性,实现最大限度的团结和谐与社会凝聚。
二、统一战线与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具有一致性。和谐文化尊重彼此差异,与统一战线“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具有一致性;倡导开放包容,与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具有一致性;注重思想凝聚,与统一战线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追求和顺融洽,与统一战线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具有一致性。
和谐文化是保持党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是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的现实文化基础。
统战文化的功能。凝聚功能,整合功能,教化功能,感召功能,规范功能。
树立统战思维。统战思维是统一战线固有特点规律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反映,是统战工作思维理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总和。统战思维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思维,核心内涵是战略思维,基本形态是和合思维,功效路径是民主思维,终极目标是共赢思维。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突出团结、民主、和谐的精神,具有合作、参与、协商的特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集中智慧,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这一制度坚持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党制度类型的划分标准。衡量不同政党制度类型的标准和依据,既包括可以实际执政的政党的数量,还包括取得、掌握执政权的方式和政党之间的关系。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一党领导而不专制,多党合作而不争斗,互相监督而不反对。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世界政党制度中一个独特的新的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经验。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二是必须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共同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而奋斗。三是必须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有效性。四是必须坚持执政党建设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参政党的参政能力。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政治参与功能,为各界代表人士政治参与开辟制度化渠道。利益表达功能,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社会整合功能,形成高度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民主监督功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及消极腐败现象。维护稳定功能,通过合作、协商,减少社会内耗,化解矛盾和冲突,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党际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追求。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促进和谐与发展的历史。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的党际关系模式。从政党制度设计来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合作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各有其位,各负其责,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谐的本质。
多党合作基础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多党合作基础,即多党合作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和依托,主要由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历史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法理基础和制度基础等要素构成。目前我国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建设的相互促进,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历史基础是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文化基础是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社会基础是社会各界对民主党派和多党合作作用的肯定和认同,法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及多党合作被明确载入宪法并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大政方针,制度基础是多党合作运行中业已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和机制。
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双重利益表达功能。一是对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社会群众的利益代表功能,二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功能。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内涵。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目的是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政治责任的内涵。即接受领导的责任,高举旗帜的责任,服务大局的责任,团结合作的责任,教育引导的责任。
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及特征。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主要是指不具有国家公职身份、不属于任何国有企事业单位,凭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按个人意愿自主选择专业技术、企业管理和社会中介等工作的党外知识分子。其特征是:择业的自主性和流动的广泛性,结构的复杂性和个体行为的无序性,个人职业的专业性和价值实现方式的市场性,利益分配的差异性和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政治诉求的实用性和表达形式的随意性。
高校统战工作基本经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根本,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保证,以人为本、加强引导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原则,建立制度、形成机制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关键,健全机构、配好干部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条件。
党外代表人物的代表性问题。人物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物的重要属性,主要指党外代表人物能够代表某一个或某一类党外群体的资格和能力。人物代表性从广义上可以分为政治代表性、专业代表性和社会代表性。政治代表性是根本,专业代表性是基础,社会代表性是核心。
探索开展网络统战工作。互联网日益成为统战工作必争的战略要地。要加强统一战线网络建设,成立统战工作网络虚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宣传、联谊、交流、论坛等活动,使之成为广泛联系和团结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平台。
五、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模式,是由该国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民族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决定的。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只能实行单一制;各民族的差异性以及近代以来民主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决定了中国实行单一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的特点和具体利益。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合乎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选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在民主基础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中国国情,将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世界多民族国家结构的新形式;从国家制度层面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和自主性,重视和强调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创造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发展的新形式;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创造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模式;真正实现各族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广泛参与国家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管理,探索了民族实现形式的新途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形成以自治民族为主、各民族共同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政治局面;能够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能够有效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努力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前进的航标和指引,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立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必须着眼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持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
六、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
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将继续面临来自内外的挑战;宗教混合或融合趋势有所发展;宗教与迷信共存现象将会延续;在一些宗教盛行的国家(或地区)传统习俗(或陋习)和传统观念仍有生命力;宗教信仰者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宗教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宗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获得发展;妇女在宗教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宗教极力赋予人以神性或半神性的趋势会有所发展;政治对宗教的影响增强。
当今中国宗教的某些趋势。宗教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会持续发展;宗教领域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主流;宗教的国际交流活跃;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增强的同时,民族的跨宗教性和宗教的跨民族性也在增强;有些宗教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出现了过度世俗化、商业化的现象。
我国政教关系的内涵与特点。我国政教关系涉及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宗教组织与执政党的关系、宗教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属于政教分离类型。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但不干涉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
解决宗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应把握好四个结合。属地管理与区域协作共管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工作研究相结合,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依法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网络宗教行为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出了新挑战。网络宗教行为主要有新闻信息类、网络出版类、传经布道类、法事法会类和捐赠流通类,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参与性和随意性。网络宗教的虚拟活动空间、网络宗教出版物的编印、宗教用品与艺术品的经销、宗教网站境外渗透等存在管理真空。要坚持立法为先、监管为重、疏堵结合、形成合力,依法加强对网络宗教行为的管理。
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和谐阶层关系的基本特征。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共同愿望;社会各阶层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阶层之间财富差距合理;社会资源在阶层间分布均衡,各社会阶层发展的机会平等;稳定的阶层结构和变动方式;阶层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及充分的沟通与谅解;充分和平等的参政渠道及公民权利,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合法;以法律作为规范各阶层行为及相互关系的最基本依据。
新的社会阶层的总体特征。来源具有多元性,主要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转化而来;结构具有多层性,同质性低,变动频繁,不断分化;观念具有多样性,彼此之间具体利益差异大;掌控多种生产要素,依靠知识力量和人才优势开拓发展;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明显,开拓创新意识强;大多是中等收入者和新富阶层;政治参与较为积极,但不同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差异较大。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责任。爱国报国的责任,发展企业的责任,遵纪守法的责任,公益慈善的责任,道德自律的责任。
民间组织发展对统战工作的影响。对统一战线的凝聚功能提出考验,民间组织是一部分社会成员共同理念、诉求、利益的聚合体,力量较之个体更加强大,对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带来压力,民间组织为社会成员发表见解、表达诉求提供了场所,使他们的政治参与更为组织化和系统性,对有效管理和引导提出新的要求;对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带来新的课题,民间组织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等方面都与传统工作领域大不相同,对探索符合他们特点和要求的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工商联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实现政治交接的内涵。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继承和发扬工商联优良传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工商联自身存在的矛盾。工商联存在着多重职能定位与单一法律定性的矛盾,工作范围很广与行业代表性不足的矛盾,政治任务与经济职能的矛盾,民间性特点和行政化倾向的矛盾。
八、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
在完善统一战线第二个范围联盟理论中要注意的因素。在坚持和实践“一国两制”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异,也要考虑彼此间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既要考虑“四地”在“一国”中的共性,也要考虑各个地区的特殊性;既要考虑一个地区事务的有效解决,也要考虑对其它地区事务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相关政策问题。
香港回归10年“一国两制”实践的经验。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必须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必须坚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港澳台侨新生代的特点。有共同的祖先,与祖国存在着无法割断的血缘和亲缘关系;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能够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取得共鸣;有振兴中华的愿望,期望祖国繁荣强盛;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构建“和谐海峡”的基本设想。构建“和谐海峡”,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通过两岸之间的互动和推动,达成海峡两岸关系的和谐。其目的就是使两岸在政治上民主协商,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和谐包容,社会上互信和睦,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海峡”的历史基石是坚持“一个中国”,运作范式是坚持“一国两制”,法治框架是遵守《反分裂国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