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政策务实 > 统战理论研究 > 正文

弘扬传统 突出特色 增进政治共识

来源:统一战线新闻网   日期:2016-10-26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是团结广大成员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民盟市委依托民盟发祥地这一优势,充分挖掘重庆丰厚的盟史资源,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作品牌,不断加强对广大盟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的引领引导,思想宣传在盟的内修和外树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着眼于“广”,致力于“活”,扎实推进传统教育

重庆是民盟的发祥地。开展传统教育,不仅要注重影响的广泛性,扩大在全盟的影响面,而且要推陈出新,用新的材料、活的形式增强影响力。为此,民盟市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传统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通过推进“民盟口述历史”、“民盟先贤在重庆”、“民盟先贤民主思想”“民盟先贤法治思想”“民盟先贤教育思想”以及“民盟传统教育资源调查”等重点课题研究,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盟史资料,为完善盟史、承继盟脉、凝聚盟魂做出应有的努力。以此为基础,编辑整理了记录民盟及重庆民盟地方组织发展历史的《重庆民盟志》,公开出版了《重庆民盟史》《冯克熙文选》等盟史书籍。二是推进民盟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争取民盟中央及市内有关部门的支持,以中国民主同盟成立纪念碑、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11.27”盟员烈士纪念碑等为基础,顺利建成特园、歌乐山烈士陵园、育才学校旧址三个民盟传统教育基地,张宝文、宋爱荣、倪慧芳等民盟中央及中共市委领导出席揭牌仪式,仅2015年就有50余批市外盟员到基地参观。近期,民盟市委将以前期调查为基础,继续从40余处民盟历史遗迹中选择一些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点,作为第二批传统教育基地推进。三是充分发挥盟史资源的教育作用。举办“民主的求索者张澜”“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等讲坛活动,宣讲张澜、梁漱溟等民盟前辈事迹。定期组织民盟重庆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及广大盟员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每年11.27前夕,组织市区两级盟组织机关干部前往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定期举行民盟成立周年纪念日、民盟领导及烈士纪念活动,回顾民盟历史,追思民盟先贤,传继民盟薪火。此外,主动承担全盟传统教育责任,全力为各兄弟盟组织赴渝开展传统教育提供支持。

着眼于“同”,致力于“特”,着力强化思想建设

重庆民盟的思想建设始终坚持以“求同”为目标,以此为基础,结合重庆民盟实际,不断探索总结具有特色的思想价值体系。比如,明确提出盟员要努力“做一个思想者”,盟的工作要得到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两个认可”,盟的组织应是学习进步的“大学校”、参政履职的“大舞台”和民主和谐的“大家庭”。为了完善这一体系,民盟市委开展了“中国民主同盟的优良传统”、“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研究”等重课题研究,使重庆民盟的价值体系与全社会的核心价值相适应。同时,重庆民盟不断完善诚直的话语系统。民盟先贤在重庆的早期活动,为重庆民盟留下了坚持真理、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其后,在理论深邃的冯克熙、思想活跃的陈万志、敢于直言的雷亨顺等民盟前辈的引领下,盟员们参与协商,参加各种会议,都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直言真言的锐气,既表达了个人的心声,又树立了组织的形象。做真人、说实话、办好事,已经成为重庆民盟赢得信任、团结盟员、影响社会的精神武器。此外,民盟市委注重提升盟员实现价值的能力。定期组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骨干盟员和新盟员培训学习,通过专题报告、主题发言、基层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着力提升盟员求真、求实、求新、求深的参政建言能力,使广大盟员尤其是盟的各级干部逐渐成为底气足、心气高、有勇气、有志气、能争气的有独立思想能力的人,在明党情盟情、知国情市情的基础上参好政、履好职。

着眼于“深”,致力于“新”,不断深化理论研究

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和行动自觉的关键。民盟市委通过有序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有效提升广大盟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紧紧把握 “历史”和“今天”两个维度,坚持“史论结合”原则,突出民盟传统和参政党建设两个重点,以理论研究促共识强化,促工作提升,使理论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近年理论研究的选题主要包括三大类:民盟历史、自身建设、履职机制。2013年以来,民盟市委每年除参加民盟中央、市政协及中共市委统战部的课题研究外,还结合形势需要自主确定10项课题开展研究,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开放型参政议政模式研究”等重要课题。为了顺利推进理论研究工作,民盟市委通过区县委推荐,组建民盟市委理论研究小组,形成人民政协理论、统战理论、参政党理论以及民盟历史四个研究团队。除了市委牵头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外,还通过委托和资助课题的方式,带动和支持基层组织和盟员参与研究。目前,“上有承接、下有支撑,外有交流、内有合作”的工作机制已基本形成。经过全市各级民盟组织及广大盟员的共同努力,民盟市委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近三年理论研究成果连续被民盟中央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担市政协重点课题两项,公开发表盟史及理论研究文章近20篇,印发理论研究文集两辑。

着眼于“多”,致力于“用”,丰富拓展宣传载体

思想建设离不开丰富的载体,离不开生动的形式。为此,民盟市委根据需要不断拓展平台,并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重庆民盟自成立以来,先后主办了《民主星期刊》《民主报》《重庆盟讯》《重庆民盟》等多种报刊。近年来,民盟市委在继承中不断拓展,不断优化,不断创新。首先,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完成《重庆民盟》报改刊工作。改刊后的《重庆民盟》坚持党派性、地域性、文化性“三性”并重,按照品质好、品相美、品位高的“三品”要求,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刊物及组织的影响力。同时,对民盟市委网站进行升级改版,拓展了板块栏目,增加了空间容量,扩大了自主管理的权限,增强网络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2016年1月,有开通了新媒体平台“重庆民盟”官方订阅号,仅半年时间,关注超过1千人,点击接近5万次。此外,为了加强文化建设,民盟市委新成立民盟画院和民盟摄影艺术协会,定期开展采风和展出等活动,凝聚文艺人才,丰富文化生活。“一院一会”通过举办“巴山渝水”、“民盟历史”等主题作品展,在盟内外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除了用好盟内媒体,民盟市委还与市内外多家媒体建立常态的联系机制,全面宣传报道民盟亮点工作。宣传稿件每年被《人民政协报》《重庆日报》等主要媒体采用近200篇次。近期,民盟市委关于助推精准扶贫的稿件被《人民政协报》刊发后,被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网站等多家媒体转载,为重庆民盟外树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