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政策务实 > 统战理论研究 > 正文

民族复兴使命中的文化自信

来源:四川社会主义学院网站   日期:2016-11-2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以来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基本共识。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离不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惟其如此,方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定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安。彼此信任,相互守信,从根本上来说源于自信,自信是互信的根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更为深沉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人们彼此联接携手前行的重要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特别是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体现出对国家民族开拓发展的更深入思考以及与之匹配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文化观。
    文化自信更基础。从根本而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交融的魏晋南北朝。“华”通“花”,意谓文化灿烂,所谓中国“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唐律名例舒议释义》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可以看出,此处所论之“中华”,已淡化地理方位的中心性,突出文化上的先进性。及至晚清,“民族”与“中华”组成复合词“中华民族”。立宪派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从中华各族文化共同性出发,论述“中华”和“中华民族”:“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之也。……华为花之原字,以花为名,其以之形容文化之美,而非以之状态血统之奇。”可见,超越肤色、形貌等血统、种族属性,“中华民族”精义即在于创造共同文化、形成共同心理这一基础性文化关节点。概言之,注重族群文化心理的同一性,形成悠远深邃、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使得中华民族的发展始终生机勃勃,在多样性中保持着强劲的凝聚力。
    文化自信更广泛。从广度而言,文化自信涵盖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诸多领域,广泛浸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小到个人的饮食起居、行为举止,大到国家的战略谋划、对外交往,文化的交融和渗透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以此为基,文化自信涵盖广泛并且影响广泛。一者,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让人产生自信的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文化自信的内容扩展到广阔范畴;二者,比之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主要针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国人而言,文化自信则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远,特别是港澳台和海外的华人华侨,只要尊重、接受、支持、鼓励中华文化,都是文化自信的一分子,都是传播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力量。
    文化自信更深厚。从深度而言,文化自信有着比其他自信更为深沉的内蕴铸造。“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原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由此引申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等义,意蕴悠长。《易·贲卦》的《象传》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人文化成、平治天下的设想,即反映出我国先民对于“文化”所能通达的倾向和期待。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种经典的广义文化界定,亦显示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整合力和深厚内蕴。无论是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还是内在心智、德行的塑造,文化对于人们社会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有着至为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5000年悠久历史,在今天的时代又从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文化自信,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无疑是一种能产生巨大吸引和影响的力量,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绵延不绝的动力源泉。

内容:文化自信是历史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合力叠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的这两段话,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即具有坚韧顽强、生生不已的活力和包容万物、融汇更新的发展机制。“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认同”使中华文化具有内聚力,保持自身传统;“适应”使中华文化顺应时势变迁,并吸纳异域精华,不断发展更新,从而具备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历史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广阔平台。与其他一些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埃及等的文化盛极一时却又戛然而止不同,中华传统文化虽历尽沧桑饱受磨难,却于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成就斐然。就文学而言,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奇峰叠现;就学术而言,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此伏彼起,蔚为大观。即使近世中国呈现“千古之奇变”,但悠悠岁月铸就的传统,作为一种内生动力和深层底蕴,仍旧或隐或显地施展影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传统文化为平台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更进一步进行资源挖掘和形象塑造。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取向、思想精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整理、再提炼、再加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树立文化自信,使人民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文化创新为文化自信找到发展出路。创新是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线。《韩非子》言“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 即是对创新最好的解释。创新意味着:应该紧随当下时机和趋势去做事,凭借既有条件和资本来建功,用好万事万物的性能,从而取得效益和成功。要“获利其上”就要创新。文化创新则是要重新集中力量,驱动和开辟文化发展新样态、新空间。针对文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空间里的文化重塑和创新表达来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一环。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兴起和使用,使得人与人之间沟通更为便捷,信息交流瞬息万里,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表达和互动也更加精彩丰富。千里之外的世界他国民众,通过网络来打量中国,透过网络文化来了解中国, 那么我们就要以更加贴合时代发展和人民意趣的方式,以更加适应文化传承发展优化提升的方式,让优秀文化传递出去、传播开来,自信地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自信的中华文化。

意义: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使命中的价值依托。

衰世乱世,颠沛流离,衣不足以暖,食不足以饱,礼有所不周,乐有所不作,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故“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今日中国,承平日久;富而教之,安而礼之;文化自信,民族复兴,适逢其时。
    文化自信,是一个优秀民族应该具备的自觉心态,也是一个成熟国家应该培养的民众意识。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国力大发展,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推进,在时代激流中,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成为题中之义。要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也就是繁荣、稳定、和谐,文化的教化、迁善、熏染必不可少也功不可没。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日益加深,中华文化在各种文明互动、多元趋异的进程中也扮演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交融、文化冲突惯常发生,其中,唯有坚持文化自信,方能在相互依存又彼此纷争的世界发展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树立文化自信,除了正向引导,还应该警惕、防范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比如,有的信奉民族虚无主义,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有的封闭保守,看不到中华文化本应有的价值,固守文化弱势和文化防御的心理;有的搞文化市侩主义,认为某种文化具有他们所期望的实用效果就褒扬之,对该文化持肯定态度,反之则贬抑,对该文化持否定态度。可见,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文化不自信的问题,还存在不能正确坚持文化自信的倾向。因此,树立文化自信,需要重根本以养枝叶,需要“正人心,息邪说,距怶行,放淫辞”,就是要正本清源,名正言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自觉反省我们的文化心理。无论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还是多层教化、丰富实践,都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人们受到熏染,在理解、领悟、接受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和规范的基础上,树立和坚持文化自信,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更有效的思想共源和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任重道远。要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一部分,在民族复兴中考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才有意义,才能被有效理解;同时,没有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也不可能完成,也不是真正的民族复兴。我们的民族复兴是双重视野的,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世界视野中的民族复兴,又要恢复它本身所具有的威望荣耀——这是历史视野中的民族复兴。要实现这样的民族复兴,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其根本的价值依托和意义支撑,实难想象。民族复兴要走自己的强盛之路,就要从根本上建设好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当绝大多数成员都享有中华文化所提供的宽广思想共源,凝聚起更多的共识,文化自信自然而然,民族复兴也就有所归依。
    正所谓“天戴其苍,地覆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复兴使命中的文化自信适逢其时,择善而从,超越其从,则会创造出属于时代、无愧世界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