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广泛凝聚全市各族群众智慧力量,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奋力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面加强宣传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近年来,成都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提升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共识度,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锦绣蓉城。
突出宣传引导重点
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成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起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计划,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
针对基层干部、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人员,举办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宣讲班、报告会、专题讲座,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全市意识形态工作范畴和公益宣传平台,构建全域宣传格局。
针对社区各族居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拓展到楼宇和居民小区,开展各类集中性宣传活动和传统节庆交流互动活动。
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中,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汗水洒在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增强。
丰富宣传引导方式
政策法规和典型成果走进基层
近年来,成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两微一端”等媒体和文化下乡、道德讲堂、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民族工作成果。
在成都的政务平台、机关办公区、公交地铁、商业中心等区域,循环滚动播放的《我们在成都,我们是一家人》《成都各民族和谐温馨家园》等民族团结公益宣传片凝聚起大家的思想共识;举办“讲好民族团结成都故事征文活动”,征文启事一经发布引发百万点击量,掀起“蓉城一家亲、共话民族情”网络热议;组织“蓉城一家亲”主题文艺汇演、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坝坝观影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全市各族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浸润,“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持续得到巩固。
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成都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将各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天府文化建设,弘扬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融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最佳范例:邛崃市南宝山镇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羌族群众异地搬迁安置地,以打造“天府羌寨·云上南宝”为思路,成立羌文化生态保护区,与高校、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等合作,对羌历年、羌语言传习、羌族口传史诗、羌族歌舞等羌文化开展系统整理和挖掘保护,主动融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畴,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非遗项目活动展演、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等工作。
与此同时,成都还打造了茶马古道、红牌楼、“成阿公路0公里”等文化地标,扶持唐卡、羌绣等非遗项目,开展民族文化之家、民族文化长廊和民族团结文化墙等阵地建设,彰显了城市多彩文化之美。
当前,成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共同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进程中互鉴融通、交相辉映,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近年来,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
共创民族团结幸福城市
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村)、镇(街道)、学校、医院、景区、两新组织、工业园区、宗教活动场所,并逐步延伸和拓展活动范围,充分挖掘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在促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方面的特色资源,推动创建活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成都支持在全市创建工作基础好、创建积极性高、创建活动代表性强的区(市)县整体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前,武侯区获评全国和全省示范区,锦江区、金牛区、双流区、都江堰市、金堂县获评全省示范区,全市整体创建水平大幅度提高,培育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单位47家。
与此同时,聚焦服务需求与促进和谐,打造了“民族工作亲情服务团”“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等品牌项目,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注入了新内涵,增加了新亮点。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互嵌式社区
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近年来,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开展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打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区样板,提升了城市宜业宜商宜居宜游功能品质,使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位于都江堰市的朝阳社区,有藏族、羌族、回族、苗族、满族、布依族等民族居民1279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0.4%,是典型的各民族共居城市社区。社区全力推行“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管理,“以治理融合带动社区认同、以精细服务推动家园认同、以文化交流实现邻里认同”,积极吸纳各民族党员进入社区居委会、居民议事会等各类社区自治组织,推动各民族代表通过社区组织等平台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回应各族群众的就业、教育等民生诉求,积极营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场景化”文化空间,积极开展“五花八门”手工坊、“朝花夕食”美食坊、“花好月圆”民族服饰队等“体验性”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四级联动 四会互动
健全国家中心城市民族工作运行体系
近年来,成都建立了由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区(市)县和23个市级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责任体系。并完善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打造区(市)县民族工作联席会、驻区有关单位联席会、街道党建联席会、社区民族工作协调会“四会互动”平台。
成都健全与省内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省外新疆等民族地区协作机制,加强流出地流入地之间的工作联系对接,共同研判民族工作新形势、研究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新路径。设立基层“一站式”服务机构519个,构建起反应敏捷、效能显著的工作联动全覆盖网络,确保工作扎实有效、不留死角。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大力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倾力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在劳动就业、卫生健康、文化教育、入学入托、社会保障、职业培训、法律服务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着力加强民族事务基层治理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是民族工作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成都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民族工作成都样本。
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民族工作纳入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体系
成都市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体系,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组织领导,充实基层民族工作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落实乡村两级工作责任,明确基层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13项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细化基层社区民族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工作操作标准,指导基层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区主动对接、居民有效自治、社会协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创新小区治理新模式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向小区延伸
在双流区白鹤社区欧城花园小区,当地积极推行“1+211”治理模式以来,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班子,强化小区业主的自治管理能力,启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系列项目,成功地从一个曾经问题重重的老旧小区,蜕变为如今的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基层治理样板,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共建共治、民族共融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成都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有关“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机制”的要求,组织全市开展民族团结创建互观互鉴活动,在双流区白鹤社区欧城花园小区等6个多民族共居小区开展“党建+民族团结”小区试点工作,推广“党组织,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共同参与的“1+211”治理模式,支持小区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发挥各民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向小区延伸,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共建共享和谐幸福社区。
探索依法治理新路径
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双线融合
近年来,成都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双线融合,整合政法、信访、司法、民宗等社区平台载体和服务力量,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原则,构建起依法调处矛盾纠纷“全链条”体系,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武侯区吉福社区作为“枫桥经验·四川践行”的典型,邀请辖区内退休民族工作干部、大学专家学者、区法院法律工作者、各民族代表人士等,组建了“矛盾纠纷调解队”和“民族一家亲法治宣传队”。两支队伍既熟练掌握汉藏、汉彝双语,又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族习俗,及时有效地化解市、区和社区内的矛盾纠纷100余件,切实为各族群众融入城市提供了帮助。
全市坚持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矛盾纠纷逐年减少,基层平台发挥了有效作用。
自觉担当主干城市责任
助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近年来,成都勇担四川“主干城市”责任,全面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助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构建辐射带动、干支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主攻“造血式”产业提升援助
着力增强省内民族地区自我发能力
近年来,成都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省内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出台支持省内民族地区产业发展10条,帮助打造优质农牧产品品牌,开展成都、阿坝、甘孜三地文旅联姻,在成都金堂县和邛崃市建设成阿、成甘飞地工业园区,着力增强省内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成阿、成甘飞地工业园区建设,在前期投资上成都市担大头,在税收分配上民族地区分大头,入驻园区的企业既可集成享受国家支援灾区产业重建、支援民族地区独特的留存电量、税收优惠政策,又能得到成都首位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支持。
截至目前,成阿园区引进产业项目125个,规上企业8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93.86亿元;成甘园区建成2平方公里起步区,投入20.36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4个,签约落户重大项目4个。飞地工业园区真正成为了支持民族地区工业产业异地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民族地区群众内地就业和促进各族群众和谐共融的平台。
聚焦“贴心式”民生事业援助
精准解决民族地区群众急需急盼问题
近年来,成都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民族地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坚持真情援建、科学援建、务实援建,深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口支援新格局,为阿坝州、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飞地+众筹”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为甘孜州炉霍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年来,锦江区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注重民生建设,做实援建项目,聚焦产业扶贫,建设炉霍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的“飞地+众筹”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荣获四川省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全国社会扶贫示范案例、“2019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锦江区的对口帮扶工作,是成都对口支援阿坝、甘孜等民族地区工作的缩影。当前,全市20个区(市)县分工负责对口支援阿坝、甘孜19个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提升、道路桥梁建设改造、公共交通规划、环境整治、供水优化等基础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传帮带”工程,建立我市458所学校(幼儿园)与民族地区477所校(园)结对帮扶关系,成立民族地区就业创业培训示范基地,举办劳务、种养殖等专项培训和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精准解决民族地区群众急需急盼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20个区(市)县共拨付财政援助资金19.2亿元,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2.6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575个,投入项目资金16.87亿元,甘孜州、阿坝州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实施“交互式”人才智力援助
从根本和长远上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近年来,成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为省内外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一大批宽领域、多层次急需人才,从根本和长远上帮助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挥技术优势,建立起辐射甘孜18县及基层卫生院的四级远程医疗教学协作网,以及双向互动“双组团”式的培养模式,提升甘孜州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与学历职称。同时,建立“构建团队、推广模式、督导培训、提升学术、搭建平台”五位一体的综合帮扶模式,提升凉山州医疗卫生水平。为西藏构建医学本科、规范化培训、进修生培训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并选派专家赴新疆探索“多学科组团式”援疆模式。
在教育系统,成都市第三中学承担着成都市内地民族班任务和甘孜州“富民安康”工程(内地甘孜班)任务,现有成建制民族班级6个,在校民族地区学生345名,已培养民族地区高中毕业生800余名,大学升学率100%。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干部人才援助,持续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及规划、建设、教育、医卫等领域专业人才6200余人次挂职帮扶,举办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培训班近700期,培训当地干部群众4万余人次,持续接收民族地区干部人才、教师、中小学生到成都学习,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入强大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