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民盟盟员郑史雄:雄心壮志,为国贡献

来源:   日期:2019-02-26    

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表彰了全国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这次全国仅有39位盟员获奖,民盟盟员、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史雄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大会参加者,他感慨道,会议规格很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关心与尊重。这次获奖是激动、自豪、压力并存,今后还需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贡献。

郑史雄参与完成的项目是“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这个项目,是为了适应国家交通发展的重大需要。当前我国的公路交通、高铁得到迅猛发展,国家需要建设跨越大江河、跨海峡或跨峡谷的桥梁,而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是跨越大江、大河、海峡或山区深切峡谷的首选桥式。但这类桥梁相对较柔,结构振动频率低,在强自然风作用下易发生较大幅度的振动甚至发生破坏。因此,如何在设计建设阶段,选择合适的主梁与结构布置,保证桥梁的安全是桥梁抗风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建设初期,抗风设计主要受制于三个技术瓶颈:一是原有的风洞尺寸小、试验能力不足,近地自然风场特性模拟失真,无法满足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发展的迫切需求;二是原有的抗风设计方法及分析理论不完善,导致结构抗风性能评估偏差大,无法实 现精细化抗风设计;三是原有的风振控制措施未形成体系、缺乏通用性,难以广泛推广应用。

目前,郑史雄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风工程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国际领先的地位,为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关键的试验平台、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自主研制建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尺寸的边界层风洞试验室(西南交大3号风洞),该风洞由于断面尺寸大,使得大跨度桥梁或超大跨度桥梁风洞模型试验成为可能;建立了高精度桥梁气动力模型和风振分析方法,发展和完善了桥梁抗风设计理论,为桥梁超临界状态抗风安全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实现了大跨缆索承重桥梁抗风性能的精确评价;建立了大跨缆索承重桥梁主梁气动外形设计准则,提出了系统性的风振气动控制技术。系统性地解决了大跨缆索承重桥梁不同 形式风致振动控制问题。

这些,是郑史雄所在团队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尤其是近二十年的研究积累的成果。

郑史雄的本科是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铁路桥梁专业,硕、博研究生阶段学习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在力学系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后来,他感觉到从事桥梁工程研究更能实现自我,更有成就感,于是在1999年,决定回桥梁工程系工作,从事桥梁抗风与抗震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桥梁结构在自然强风或地震作用下的行为,进而提高桥梁结构的减灾防灾能力。
多年的研究,使他已经成为了团队的主要力量。在这个项目中,他主要是参与研制、建设世界上最大尺寸的边界层风洞(西南交大3号),负责大跨度缆索承重高铁桥梁的抗风研究等内容。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国际上最大跨度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与悬索桥,跨度均超过1000米,这两座桥的风洞模型试验与抗风性能评价均是他负责完成的。

在研究中有很多的困难,其中主要的困难是研究时间紧,现在国家交通土建设施(包括桥梁)建设速度比国外其它国家快很多,这要求研究团队加班加点,节假日无休的工作。还有,就是桥梁结构复杂(尤其是公铁两用或铁路桥梁),风洞试验所用的模型,一般是将实桥按1:100左右的比例进行缩小,选取适当的材料加工,做与实桥完全力学相似的模型,加工工艺复杂,而且试验模型还需要置于风洞试验室中进行吹风试验。这些均要求不断探索、反复调试或创新性思维,以研究新的风洞试验技术与模拟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坚持与努力,如果终于苦尽甘来,目前项目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家级的荣誉,也已应用于国内外80多座桥的中,取得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200多名研究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桥梁工程高层次技术人才。今后,还将应用于川藏铁路的桥梁、“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海桥梁等等,也会为跨海峡(如琼州海峡、台湾海峡等等)桥梁的建设,或更大跨度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面对荣誉,他表示,获奖既是荣誉,也是激励。作为一名民盟盟员,一名科技工作者,今后将以此为新起点,树立雄心壮志,锐意创新进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引领前沿、服务民生,砥砺科技创新,勇敢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国家科技需要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不忘初心,不断创新,为桥梁事业而努力工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研究中去,承担川藏铁路、“一带一路”沿线桥梁,跨海桥梁的抗风研究项目,争取作更大的贡献。


个人简介:

郑史雄,男,1965年8月生,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成员。
从事教学研究工作30多年,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十项,省部级项目三十多项,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研究项目60多项,发表论文90多篇,获得专利7项,参编教材4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桥梁及结构工程抗风抗震,对长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或地震响应性能、结构减隔振措施、大型结构的风效应等方面均有专门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陆氏青年教师奖,以及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奖、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各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