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制造业信息化的领军人物--孙林夫

来源: 作者:统战科     日期:2007-07-20    

制造业信息化的领军人物--孙林夫

前沿网记者 俞朝阳

        在西南交大,提到CAD工程中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提到CAD工程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孙林夫教授,大家知道的仅仅限于知道他是西南交大年轻有为的博导,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数次为全校师生员工传达"两会"精神。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孙林夫教授,记者走进了孙教授牵头主持创建的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

制造业信息化之路

        走进坐落于成都市金牛区政府旁的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记者能够感觉到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员工们各司其职,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工作,整个研究院呈现出一种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孙教授不时地微笑着和迎面走来的员工们问好,打招呼,显得十分融洽。

        孙教授介绍说,来研究院工作的都是应聘过来的正式员工,其中有交大的在职教授,也有从电子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川师大等高校的毕业生,还有从社会上应聘的人员。这里的工作人员,有近100人,设置有开发部、运营保障部、综合部等多个部门。

        谈到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孙教授滔滔不绝。现在的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是在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成都中心基础上,依托我校建立的,从2006年12月起改为现名。

        我校CAD工程中心是研究院的基础,一开始奉行的理念就是"人才培训先行"。1993年开始筹建国家级CAD培训中心,1997年建成。是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在全国成立的9个CAD培训中心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个CAD培训中心。

        为开发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省科技厅在1996年就依托西南交通大学CAD工程中心成立了四川省CAD应用发展中心(四川省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了把制造业信息化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使其转化为生产力,2001年8月又成立了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基础之上,同时为政府企业、科研企业提供桥梁、道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它在四川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起为全省促进就业和高新技术服务的任务。

        如果说前面的工作都是作为铺垫的话,那么2006年12月成立的四川省信息化研究院则更具重要意义。它是一个致力于融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成果推广、人才培训等的一体化研究和服务的事业法人单位。

        谈到研究院的今天,孙教授连说了几次"不容易啊!"言语中透露出几许艰辛,个中滋味,谁又能体会呢?在CAD专业方面,研究院从学校的CAD工程中心到四川省的CAD应用发展中心,再到全国的CAD培训中心,孙教授和他的研究院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在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之路

        在业界,提到孙林夫,提到研究院,没有谁不知道的。作为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从2001年开始,孙教授连续两届任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专家,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

        在理论领域里,他提出了新理论、创建智能CAD的理论技术体系;提出了"支持制造业产业链协作"和"面向同质企业集聚区域的共性技术资源服务"两类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模式,成果列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方向;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四川省专项"四川省CAD应用工程";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四川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等。

        在战略研究方面,孙教授也是成果叠出,他作为总执笔人,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十一五"发展战略报告》;作为召集人,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持完成《四川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高科技及新型工业化科技问题战略研究报告》;主持完成"十一五"四川省政府批准的十项重大专项之一的"制造业信息化及重大装备技术"战略研究等等,其中的许多重大项目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他作为第一主研人主持完成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该成果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枭龙飞机研制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而且完成了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组织四川省及其12个城市和199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由课题组实施的124家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5.5亿元,新增利税55.5亿元,降低成本19.4亿元,创汇41326.8万美元,培训人才76651人次。

        他提出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列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方向。作为第一主研人主持创建的"基于ASP产业链协作和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平台"(ASP是指从一个集中管理的组织中提取应用的部署、供应、管理、以及对应用访问的契约式服务,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外包)。"十五"期间,该项成果在国家863计划组织的评审中取得四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的成绩,连续四年得到863计划的滚动资助,获得了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可以说,孙教授具有常人没有的超前战略眼光。早在1998年,ASP在国外出现,2001年ASP被中国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研究院就开始ASP平台搭建、服务模式探询。孙教授早就预计ASP将会大有可为。但是几年过去,直到2005年,ASP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很多当时雄心勃勃的技术开发者在这个领域里栽过跟头,有着惨痛的教训,宁波华邦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领域就曾经陷入了困局。于是业界有人断言:"在中国开发ASP是没有希望的。"可是,他并没有这样认为,他认准了这是条很有前途的道路。"别人走的是传统的路子,所以都没有走通。我走的是与别人不同的道路。"孙教授说。他开始研究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满足企业的各种要求,为他们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开发一站式的产业链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式的问题解决方案。

        至今,已有2806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应用了这个服务平台,成功实现了业务合作,使得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37亿元,降低了运营成本7.2亿元。其中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2004年研究院与成都王牌汽车的合作,该企业应用了ASP系统平台后,2004年王牌汽车的年产销量从2001年的1.1万辆迅速提升到2004年的1.8万辆,增幅高达80%,年销售总额从2003年的7亿元增长到10.17亿元人民币。2006年,研究院与成飞集团、山东五征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技术合作。不久前,研究院刚刚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联合申报的2007年国家863计划项目已在前期评审中取得了该方向第一名的成绩。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参政议政之路
   
        孙教授不仅在科研领域刻苦钻研,成就不凡,还积极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参政议政。在2003年的政协会议上,孙教授光荣地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四年来,孙教授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提案14项,参与提案200余项, 得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采纳,已有2个优秀提案2次入选全国政协编辑的《把握人民的意愿》,分别是2003年的提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实现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案》,2005年的提案《关于科技要为制造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提案》。

        孙教授坦言,他非常喜欢政协的工作,这个工作可以让他把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他曾经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很多建议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其中包括为四川省政府执笔完成的《四川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高技术及新型工业化科技问题战略研究报告》。

        孙教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统战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孙教授说他很感激统战部给予的大力支持,从学校到省委到中央统战部,在生活和科研上都十分关心。中央统战部的陈部长在他生日的时候还专门打电话祝福生日快乐,在他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时候,四川省委统战部的董部长亲自打来电话祝贺!

        谈到学校的关怀,孙教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是学校培养的,取得的这些成绩里也有学校的功劳,从党委书记到校长到统战部都给我很多关心和鼓励。"学校的周本宽校长、陈春阳校长、蒋葛夫副校长、陈志坚副校长、范平志副校长等都到研究院来视察过,都非常关心研究院的发展。CAD工程中心在学校很受重视。
                                                                                                                                                                                                 

研究院未来发展之路
 
        对于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孙教授充满了信心。他说在现在的基础上,还准备再建一个实验室。这样,研究院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融科研、开发、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了。到时候,将会建成四大基地:科研和开发基地,实验基地,成果推广基地,人才培训基地。

       研究院现在实行的是公司制的管理模式,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孙教授严格把关,并不是因为是自己的学生就可以随便进来的,在这里工作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孙教授说:"并不是我的所有博士生都可以进来实习,至少有一半的博士生没有能够进来。"

       研究院里的管理十分规范,上班制度非常严格,实行岗位制,采用指纹考勤机制,迟到了指纹机是不会领情的,就会有相应的惩处制度。所有的员工都有明确的科研协作精神,他们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具有领先地位的产品。

        孙教授举例说,在业界,现在提到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华中科技大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里做得最好、最强。正是因为这个拳头产品,提升了华中科技大学在研究领域里的地位。假如没有机制保证,就不会有叫得响的产品,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地位。

        研究院正是因为有了ASP产业链协作和区域制造资源的共享平台这个产品,奠定了研究院在业界的领军地位。ASP平台经鉴定和国家验收认为:发展模式属首次提出,达国际先进水平,获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在国家863计划组织的评审中取得四次第一名的成绩。

        对于科研和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孙教授说得最多的是"创新"。孙教授认为,做科研不能老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否则就永远不会超过别人。当华中科技大学的CAPP做得非常优秀几乎无人能及的时候,孙教授并没有跟风而上,而是另辟蹊径,转而向ASP平台进军。在研发ASP平台的时候,孙教授也没有走别人的老路,而是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使得别人觉得注定要失败的事情,在孙教授身上却成功了!原因就在于孙教授的创新意识!

        针对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孙教授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学校的科研都有一个弊病,都是导师带学生的研究模式,学生毕业后,所做课题的成果也随之被带走,科研没有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往往会出现断层,下一批研究生又得从头再来。造成研究规模不能做大,研究成果不能持续,研究队伍不能落实,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工作。而且现在研究生培养实行的导师制,都是独立的,专门针对某一门学科,没有形成多学科的协同互动。每个老师的精力又是有限的,而科研需要很多学科综合参与,这就使得传统的科研方法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病。

        研究院的发展思路则完全不同。孙教授说:"研究院是个整体,在科研方面可以综合各个学科的技术人员的力量,一致对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研究院的发展是按照一种大思路、大产品的思路来开发产品的,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实行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研究院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里越走越远,终于成为了业界里的领头羊。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孙教授有他进一步的计划,我们期待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前景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