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罗霞:发展交通提速新型城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运亮 郭潇雅     日期:2014-03-10    


      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为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交通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罗霞。

交通建设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交通建设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罗霞: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扩大内需、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拓展经济增长空间的重要平台。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交通系统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最终改善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这与交通系统现代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适时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是全面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体现。


         完善顶层设计打造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应该怎样推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罗霞: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要形成城市群间互连贯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应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国家“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战略举措,充分利用区域运输通道资源,重点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和西咸、贵安等国家级新区之间区际轨道交通系统、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络建设,并积极推进区际空中走廊的拓展,形成点轴互动、畅通周边、面向全球的多层次立体化远程快速系统。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并形成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我国综合运输通道建设。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为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应加强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交通联系,推进物资、人员等的快速流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各城市群,加紧构建既满足高品质出行需求,又满足居民基本公共出行需求的客运服务体系,以及既为低附加值、大宗物资提供低成本运输服务,又为高附加值、消费型物资提供高效率现代化物流服务的货运服务体系。


        立足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完善中小城市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在物理上和逻辑上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是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之一。这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加快完善城乡基础交通网络,夯实新型城镇化的末梢网络。


       构建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大城市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罗霞:大城市应该推进构建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各大城市交通拥堵与日俱增,因此,推进构建大城市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既是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适合城市特点和客运需求的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形式(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系统(BRT)、有轨电车等),完善地面普通公交网络,提高公共交通运输能力、覆盖面与可达性,可以实现以公共交通发展引导城市及城乡空间发展的目的。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成都市,可按照公交统筹的思想,将“公交都市”纳入城市发展战略。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指导意见,指导我国各大城市依据自身发展需求,差异化制定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拓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渠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7日http://www.csstoday.net/tebiecehua/8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