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办公室
作者:方圆(学生记者)
日期:2016-05-04
近期,在学校欧美同学会理事座谈会上,青年归国留学人员杨维清在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时,讲了一个小故事:他在科研方面曾有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但自己一直在努力坚持,到了最艰难的时候,甚至还向家人借了十几万,来支持自己继续做下去……在学术氛围略显浮躁的当下,不得不承认,这个细节让人感动,这种精神令人敬佩。究竟是什么,能让他有这样不同寻常的举动?让他在科研事业上孜孜以求、甘于付出?面对采访,他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喜欢,觉得科研是一种乐趣。
不到四十岁的杨维清,是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能源材料与微电子集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等。目前,他所带领的团队已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突出成果,并受到了国内外Newscientist等数十家著名媒体的关注报道。
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谈起在美国的留学经历时,杨维清特别提到了他的导师——华裔美籍物理学家王中林院士。他说:“我很幸运能够遇到王老师,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王老师完全把科研当作了一种信仰。”据他介绍,王老师往返美国不会倒时差,下飞机第一时间就到实验室,而且飞机上的时间也在改文章。这种对待科研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杨维清。
因此,自从事科研以来,他从来没有迟于早上六点起过床,每天都是无间断工作十多个小时,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他说,从王院士这个“巨人”的身上,不仅学到了众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对待科研的态度,那就是兴趣与坚持,要用无与伦比的信念与执着,走在科研道路上。
在做科研的时候,因为经费有限,为了能够节省经费,以支持更多项目的开展,杨维清总是从不同的厂家购买零件,自己搭造设备,甚至让团队成员自己动手制造,可谓动足了脑筋。到最为困难的时期,甚至不惜向家里借钱,以维持科研工作的开展。
遇到了交大这个伯乐
留学结束后,杨维清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了回国发展。他说,“确实美国在生活条件,工资待遇要比国内高不少,但是我骨子里有一种对拼搏的渴望,所以我选择了回国,而且现在国内的机会也是蛮多的”,话语里明显透露出了他对科研的一种态度,那就是绝不将就,这也正是他把科研当做志向和乐趣结合点的真正体现。
回国后,杨维清受到了国内多所一流高校的盛情邀请,但他说并不太在乎待遇的高低,重要是要有一个可以让他发挥他最大才能的平台。“以朱旻昊院长为代表的交大为我提供这个让我‘驰骋疆场’的科研平台,所以我选择来到交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交大这位伯乐相中了自己这匹“驽马”。说到这里,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低调的言语、自信的笑声,透露出了他对做好科研所持有的一种坚定而乐观的心态。
要带好“自己的孩子”
“我当时跟在王老师身边,他带的学生不少,你知道我当时身处其中的感受是什么吗?那群学生的底子太好了!”杨维清感叹道。他说,他是一个二等院校出来的,在科学思维方面完全不能和那些名校学生相比。
因此,他主动申请要带学校茅以升学院的本科生。“我要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都是交大的希望。我真的就像一个父亲那样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女看。我不怎么给他们讲专业知识,大部分都是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而且看着他们在思维上的不断进步,我真的……”说到这里,他顿住了。
他的情感复杂交错、难以言表,但他那简单而努力的手势,已让我们非常确定:这是一种“为师为父”的责任体现。他相信,只有坚持热爱科研、做好科研,把自己给装满了,才能真正带好学生、教好学生,让这些交大的种子慢慢成长为参天大树。他,也会非常乐于享受这个过程。
采访中,杨维清显得非常健谈,而且心态也很年轻。他说,这是因为总是在和年轻孩子们打交道,自己的心也一直是那么年轻。
把科研当作一种乐趣,以及对科研的无比执着,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希望,这种心态成为能播撒的种子,在像杨老师一样更多的年轻老师心中生根、发芽,在交大享受雨露滋润,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