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政协委员 > 正文

【成都两会交大声音】市政协委员陈辉:提出加快建设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等建议

来源:成都人才ChengduTalent   日期:2018-03-02    

建议01加快建设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  提前谋划磁悬浮产业集群


优势

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轨道交通。

利用低真空管道,实现低阻力、低噪音运行;采用磁悬浮模式,实现列车无接触地贴地超高速飞行。

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除了“超高速”特征,还具有低阻力和自悬浮带来的“节能”,低噪声和管道屏蔽带来的“环保”,管道庇护带来的“安全”,列车群控带来的“高效”等优势。

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有别于现有的高铁和磁浮交通模式,无论是采用密闭管道的线路、低真空运行的列车、超高速的直线电机和通信信号,还是低真空环境的抽气系统、车内生命维持系统、自悬浮的高温超导系统、高温超导和稀土永磁材料等,都是轨道交通的变革性产品。


问题

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主要突出问题:

目前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处于短距离试验线阶段,缺乏长距离工程化试验线、缺乏配套技术中试和子系统可靠性验证平台。

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之配套的各项技术产业化领先于整个系统的产业化进度。

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所采用的技术是颠覆性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也是全新的产品和产业。


建议

1.关键技术重点突破

建议成都市抓住历史机遇,尽快筹建具有合适长度工程化试验线路的大科学装置,系统展开相关子系统可靠性验证试验、大系统验证试验。

2.关键技术高端产业配套,产学研用需协同推进

建议成都也提前谋划布局磁悬浮相关高端产业包括:磁浮列车、牵引系统、低真空管道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服务地方经济长远发展。

3.开展示范性重大重点工程

通过重大工程的牵引,推进各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升系统总集成能力,促进低真空管道磁悬浮工程化和实用化,为整个系统产业化提供实质性平台。

4.建设产业集聚创新平台

组建高速磁悬浮科学中心,建设低真空管道磁悬浮创新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


 

建议02:抓住先机,组建轨道交通科学中心,促进成都中心城市大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轨道交通强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高铁是中国交通强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国家名片。

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

根据2016年7月新调整后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现代高速铁路网。

据预测,预计未来10年内轨道交通总投资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其中仅 “十三五”期间预计每年就需要投资1.5万亿元,而这仅仅是国内市场,不包括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存在的问题

缺失形成全链条创新的合力

系统技术、高科技的缺失

高端国际领军人才的缺失

       

促进国家轨道交通战略新兴产业大发展,破解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跨越之艰,关键在于组建轨道交通成都国家科学中心!


意见建议

当机立断,抓住历史机遇,立即筹建成都轨道国家交通科学中心!


01、定位

引领世界轨道交通科技前沿,促进轮轨、磁浮轨道交通高端产业发展。

02、保障机制

多方协同,精诚合作是成功的根本保障。

03、运行模式

科学中心的构建运行3个模式建议:1.学校-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共管共享;2.独立运行(可委托学校、第三方管理),全面开放;3.国际接轨运行。

04、科技人才构成

本中心技术组织50名以上轨道交通领域全球顶级人才,包括海内外院士、国家级和省市高层次人才计划等,建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与材料核心创新团队,为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05、规划功能

五大主要功能:1.重大共性基础研究;2.关键前沿技术研发;3.中试服务;4.产品认可认证;5.国际高端人才汇集;


四大辅助功能:1.国际合作与战略、标准研究;2.创新创业孵化;3.金融服务;4.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


新闻来源:成都人才ChengduTalent

原标题:两会声音   成都市政协委员、“蓉漂计划”专家陈辉:提出加快建设低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