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人大代表 > 正文

【全国两会交大声音】罗霞:守护好乡情乡愁

来源:   日期:2019-03-06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驻地对记者说的一番话,却让记者感到吃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不断外流,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大量传统村落变成空心村而‘自然死亡’”。

罗霞告诉记者,中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评定、保护工作,截止目前,全国已审定四批,共4153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涵盖全国所有省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前不久,又启动了最后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预计工作结束后受到保护的村落将达到5000个左右。

罗霞通过调研了解到,从2012年开始启动国家级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统一了业务标准,开展传统村落普查建档,逐步完善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按照“一村一档”模式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和数据库,但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一样,传统村落档案工作起步晚,长期以来没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方拆除传统村落的街巷和历史建筑时缺少档案意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好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等档案资料收集工作,使许多珍贵历史遗产随着传统村落一同消失。“此外,还与传统村落多处在经济不发达、档案基础薄弱的农村有很大关系。”她对记者说,目前入选国家级或省级名录的传统村落,应按照《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提供相关档案材料。但部分村落只注重申报,不注重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极易造成村落档案缺失。而大量没有列入保护名录的村落,更不重视档案工作。这些村落虽然原有的格局风貌、生活场景、习俗等已发生重大改变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整体保护价值,“但从保存历史记忆的角度看,仍有必要对这些地方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避免由于没有档案记录而造成的‘文化遗憾’”。

“档案的制作和留存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首要任务。”罗霞将在这次大会上提出建议:针对传统村落档案没有受到重视的现状,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各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传统村落档案的科学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把传统村落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督促指导,多渠道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对传统村落档案工作重视的良好氛围。凡是与传统村落有关的文字、图片、实物、声像资料都要列入收集范围;已经被破坏的古院落、古建筑、村落风貌等要向社会征集图片资料;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可以通过采集成图像资料保存;民间传说、方言等除了要整理成文字资料外,还要通过采集相关人员的口述历史保存相关声像档案资料;有代表性传统农具、生活物件等可收集实物统一保存。申报了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已按要求收集和整理了一套申报资料,相关乡镇、行政村尤其是住建部门要做好这部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将这部分档案纳入接收征集范围。对大多数没有申报的村落,各地建设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启动传统村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护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守护好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情乡愁。

(文章来源:人民权力报  记者:钟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