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党委统战部
作者:党委宣传部
日期:2006-03-10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时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笔者以为,在中国改革和建设进入攻坚时期,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双重历史重任,政府执行力将直接影响各项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政府执行力应当成为政府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笔者查阅了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高政府执行力”在今年是首次明确写入,这充分说明本届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政府执行力”在推进改革和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也看到了当前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意味着今后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在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上下更大的功夫。
政府执行力是一个崭新概念,它既不同于传统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执行力,也不同于中央文件中提出的执政能力。政府执行力首先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不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更不能成为事实上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同时,政府执行力也并非意味着下级政府只能跟在上级后面亦步亦趋,做法律政策的“传声筒”。政府执行力要求下级政府和官员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精神,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地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决不能有选择地执行法律和政策,对本地区本部门有利的就积极执行,“不利”的就消极对待甚至拒不执行,这是部门主义、缺乏大局意识的表现。而这种法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打折现象和“肠梗阻”现象,对于整个行政系统来讲,就是政府执行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政府执行力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没有把它作为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致使在许多问题上执行不力,日积月累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当前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有政府缺乏执行力的影子。教育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对教育和学校只给政策不给经费,迫使学校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而教育投入不足不仅违背国家政策的要求,也违反教育法的规定,是典型的政府执行力不足的表现。还有“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一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二没有进行严格且有效的政府监管。房价居高不下也是政府执行力不足在作怪。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有效调控房价上涨,而许多地方政府却“官房一体”,不愿意看到房价下降。其他许多领域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执行力不足或缺乏执行力的问题。对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精辟和到位的总结。他说,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所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与政府执行力不足有密切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和今后五年提出了许多重大改革和建设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的战略目标、措施都很好,关键是落实,而所有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建设“十一五”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但如果说得多做得少,政令不畅,政令不一,各地自搞一套,必然消解实现总体目标的合力,许多问题可能会久拖不决,甚至会走向反面去,阻碍改革和建设的进展。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后,中央的政策决定做出后,只有得到严格贯彻落实才能发挥效力。而能否严格贯彻落实,能否在各级政府那里做到法律不打折、政策不走样,关键就在于政府执行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将“提高政府执行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使政府改革更加理性,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