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 校内新闻 > 正文

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来源:党委统战部 作者:张煜     日期:2008-03-12    

——— 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孙林夫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08.3.7


      “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只是提法的改变,其意义非常重大,信息化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两化融合的说法更为贴切。”曾在2003年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实现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这一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孙林夫在谈到两化融合时感触很深。

 

      “信息化就像催化剂,它带来的倍增效应使得传统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孙林夫说,“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期,以CAD的应用替代传统的设计手段,信息技术起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随着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整个社会的信息体系的建立健全,企业已经离不开信息化了。”“信息就是企业的血液,而网络就像血管一样传输着大量信息。信息技术从原来的替代手段发展成现在的必备工具,信息化不仅仅是自动化,还能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两化融合的概念在内涵上更深了一个层次,更进一步。”孙林夫说。

      孙林夫表示,四川省虽身处内地,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相对较高,除了部分中小企业,大部分国有大企业信息化实施较好,如成飞集团、东方集团等。如王牌汽车厂,大量的农用车都是定制的,光是车架就有一两千种,用户提出要求后,企业把用户的要求直接投入到设计中,3天就出货,而原来需要15天。

      孙林夫强调,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中介服务,要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才能将信息化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推向市场。他举例阐述了中介机构为企业信息化做好服务的重要性:“我们做了一个为汽车行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平台。已有近300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应用了这个服务平台,成功实现了业务合作,使得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37亿元,降低了运营成本7.2亿元。”

      为了促进两化融合的发展,孙林夫建议,一是要改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过去说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说明企业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是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企业家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从整个大环境培养企业家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二是科技要能够做好支撑,对产业化、前瞻性技术进行分门别类的研发,尤其是应该发展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技术。三是要做好服务支撑,科技部门、协会、中介机构等要从各个层面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四是企业应真正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信息化要在企业中深入推进并发挥实效,信息化建设要扎扎实实去做,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