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致公党西南交大支部副主委周绍兵: 用高分子材料挑战“肿瘤君”

来源:   日期:2021-11-19    

人物简介:

周绍兵,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市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致公党西南交大支部副主委。

11224

从2004年研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开始,今年已经是周绍兵利用高分子材料与肿瘤“死磕”的第17年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三百万人因此丧生。中晚期癌症病人可能只能活两三个月,如果我们的研究让他多活三到五年,这也是一个进步。”与记者交流时,周绍兵保持着“工科教授”的严谨——习惯用数字说话。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怀与十七年如一日的勤奋,让周绍兵在攻克世界级难题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如何让高分子材料成为肿瘤“克星”

众所周知,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正常细胞,因此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佳的弊端。如何让药物“精准”地找到肿瘤细胞、不再“滥杀无辜”呢?周绍兵将目光投向“靶向治疗”方向,在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化疗药物结合领域深耕多年,最终用高分子材料为化疗药物做一个“快递箱”。

这个“快递箱”在血液中要完成“自动导航”“智能开锁”“纳米瘦身”三次重要任务:第一次任务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开启导航功能,帮助药物精准找到肿瘤细胞,避免药物杀死正常细胞。第二次任务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拥有“智能开锁”的能力,打开箱子,释放化疗药物。第三次任务是让生物高分子材料成功“瘦身”,最小可“瘦”至30纳米,能够钻进细胞核中,对核中的DNA基因直接进行破坏。该项技术已经成功申请两项专利,目前在药厂GMP车间试验,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

“很多病人在发现恶性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这时要想彻底治愈,难度较大。但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治愈率却很高。”周绍兵介绍了团队目前又一新的研究思路——利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在癌症早期,肿瘤是很小的,现有技术的精度无法在肿瘤的极早期发现癌症。”面对这一现状,周绍兵团队针对肿瘤细胞上的受体,在纳米颗粒上装载识别配体,配体上除了有能识别受体“信号”的材料,还附着荧光微粒。纳米微粒一旦引入到血液样本中,就会主动识别肿瘤细胞,进而触发荧光微粒的释放,导致肿瘤细胞发光。这样的技术能使肿瘤在极早期时都无处可逃。

周绍兵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在肿瘤治疗的靶向纳米制剂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并在生物材料领域和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期刊ACS Nano、Bio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文章10余篇。

“没有笨人,只有懒人”

天道酬勤是周绍兵的人生信条。周一到周日,同学们眼中都是周绍兵忙碌的身影:在实验室心无旁骛地研究,或是在办公室浏览相关期刊杂志,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或是写基金项目,帮学生批改文章。周绍兵被他的学生们称为学术研究上的“拼命三郎”。

周绍兵也要求学生拥有全球视野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关注着学生们的每一个研究动态:每周日下午两点的学术报告会上,学生们要总结国际前沿研究、汇报科研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同时,学生还需要准备月、半期、半年总结等。周绍兵喜欢与学生们交流想法,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在他的团队里有这样一句口号: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跟从周老师学习,就是一场感动之旅。”研究生科研出现懈怠情绪,周绍兵慢慢开导、劝解,也从行动上激励学生。研究生杨光说道,“每次看着周老师很早就到实验室,很晚才离开。这样的以身作则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周绍兵的学生王毅谈到,“周老师往往会催着学生改论文,自己投递的文章得到录用通知,周老师甚至从排版等细节方面进行指导,为了学生无休息、无假期。”

严师出高徒。周绍兵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被学校评为首届西南交通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在其指导的研究生中,其中8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奖,1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6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评校优秀硕士论文。

“小咖”云集的团队

2017年以前,周绍兵团队主要是他带着学生“单打独斗”。近几年来,不少88、89后研究者加入到他的团队,为他的团队带来了活力。目前团队有3名副教授,3名教授。

周绍兵的团队里聚集了不少年轻的“小咖”。2020年以人才引进方式加入周绍兵团队的孙强强副教授,主要研究材料表界面性质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在国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并入选了2020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2019年以教授职称引进到周绍兵团队的成员郭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获得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和四川省特聘专家称号,发表SCI文章36篇,SCI引用1600余次。

“为年轻老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是周绍兵吸引人才的秘诀。周绍兵团队研究方向的结构较大,不仅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彼此合作,还需要医院平台互动支撑。目前,团队与西部战区总医院、华西医院等医院医生合作。“团队专攻科研项目,医生进行后期评价、反馈临床信息,确保研究成果管用、实用、好用。团队已经与医院建立了积极正向的合作模式。”周绍兵说道。正是抱着将高分子材料运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共同信念,周绍兵团队屡获科研成果。

“我希望我从事的高分子材料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降低癌症病人的治疗成本,改变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提升他们的生存率。”这是周绍兵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积极探索的原因,也是支撑他与“肿瘤君”斗争到底的不竭动力。